“哎,又是一个苦命的孩子,明明心仪之人近在眼前,却因为一纸婚书的枷锁,只能强迫自己选择咫尺天涯,何苦这样折磨自己呢?”守墓老人长长的叹了口气,背着双手走向山谷尽头,一个人为开凿的山洞里。
三天以后,罗志坚指派驻六连代表的一营长,带人送来了第一批次95式突击步枪、班用机枪,并且每支枪配置三千发子弹用于训练。
虽然这批枪都是伞兵师的淘汰货,枪管膛线、导气装置、开闭锁机构等关键部件磨损有些严重,射击精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打完三千发子弹整枪都得报废,但支撑六连三个月的日常训练却绰绰有余,这对于热切期盼着,能早日装备上主战95枪族的六连战士来说,已经是心满意足。
有了足够的子弹可供挥霍,叶珩便立即组织六连投入射击训练,让战士们能尽快的与新枪磨合,熟悉新枪的整体性能的同时,最大化的提升整体射击水平。
几天以后,其余的武器装备陆续到位,但空降突击车却没有兑现。
作为补偿,罗志坚额外送来了一台移动通讯车、一台电磁干扰发射车、一台战场雷达侦察车、一部便携式反炮雷达、三部排级移动终端、外加微型军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短短几天时间,六连摇身一变,直接从装备落后一线作战部队一代以上的破落户,变成仅次于特战部队的半数字化部队,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的。
然而,武器装备虽然足够先进,但伴随而来的则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熟悉新装备,只有熟练运用新装备,才能投入使用形成战斗力。
杜宁身为特战部队的战术侦察参谋,理所当然的被叶珩任命为教员,挑选六连文化素质最高的八名战士,对新装备的各个操作工位,集中精力进行专业训练。
半个月之后,叶珩组织三个作战分队,轮流扮演假想敌,在山地作战训练场上,展开攻防战术演练。
向战场机动推进的作战分队,在战场雷达侦察车这双‘透视眼’的辅助下,沿途能即时发现一切突发状况,有效临场应对敌情。
82mm迫击炮的装备到位,三个战术分队在实施高地攻坚战时,能模拟呼叫师属炮团的远程火力支援,对假想敌阵地实施覆盖式轰炸,最大程度消灭敌有生力量,扫清冲锋时的障碍。
电磁干扰发射车的投入使用,能有效干扰假想敌的通讯联络,令假想敌无法及时向上级汇报战场动态,向后方呼叫炮火支援。
而假想敌随身携带的60mm迫击炮一旦发射,反炮雷达能立即捕捉到炮阵地准确位置,那边敌人的炮弹刚一飞出炮管,就会立即遭到六连82mm迫击炮的毁灭性的打击。
在这半个月的攻防演练中,新装备各个操作工位的战士,在战斗中迅速成长,从最开始的错误频出,到后来的熟练运用,能最大化的发挥新装备的优势。
作者沛玲骏锋说:各位书友实在抱歉,过年期间琐事缠身导致断更,从今天起开始恢复更新,但是断的时间稍长,思路有点跟不上趟,骏锋要好好理清思路,今天只能一更作罢,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