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与美国比起来,这算不了什么,美国民间持有资格证的飞行员多达一百万,但是对于中国空军与海军来说,着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些初步掌握了飞行技巧的飞行员,都能驾驶军用飞机。
后来,中国在进行兵员征召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募所有民间飞行员。
由此可见,美军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取得的有限收获,也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现在,摆在美国当局面前的现实是:必须放弃一个主要战场。
乔丹上将依然坚持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而且宣称九支航母战斗群绝对能够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而陆战队已经部署到位的四个陆战师,能够在舰队的支持下,用三个月攻占冲绳岛。
问题是,这次没有人支持乔丹上将。
当时,阿诺德上将与马歇尔上将都认为,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已经不现实了,因为中国舰队构成的威胁,足以抵消美国海军的兵力优势,而中国本土的航空兵,远比美国空军投入的航空兵强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中**队已经在过去一个月内,把冲绳岛变成了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在没有绝对制空权与绝对制海权的情况下,攻打堡垒化的冲绳岛绝对是一场灾难。
之前一直支持乔丹的里梅尔上将保持了沉默,或者说不再明确支持乔丹上将。
最大的质疑,来自一直跟乔丹合作的国防部长麦卡锡,只是麦卡锡反对乔丹的主要理由不是军事可行性。
当时,麦卡锡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谁来为失败担责。
虽然从道理上讲,最主要的负责人是乔丹上将,因为这场海战是他策划的,而且他也是海军参谋长,但是作为国防部长,麦卡锡批准了乔丹的作战计划,而且是他直接面对政府内部与国会的质疑。
别忘了,乔丹是军人,而不是政治家。
划分责任的工作不由军人负责,而是由政治家操作,因此那些希望看到麦卡锡完蛋的政治家就会落井下石。
这些人中,肯定包括康拉德的支持者。
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只要麦卡锡不想离开五角大楼,就得找一个替死鬼,而乔丹无疑是最佳人选。
可以说,乔丹也是一个非常单纯、缺乏政治头脑的军人。
如果他有一点政治觉悟,在这个时候就不应该逆大流,继续坚持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哪怕他的坚持确实有道理,而且在战略上,也是对美国最有利的选择,因为这只会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十一月三十日,乔丹被制服了。
当天,卢卡斯任命马歇尔为参联会主席,但是没有让乔丹脱下军装,而是让他继续担任海军参谋长。
乔丹再笨,也知道他的时代结束了。
一周之后,在国内舆论稍微有所缓和之后,乔丹主动向卢卡斯提交了辞呈,总统也当即批准了。
接替乔丹出任海军参谋长的是太平洋舰队司令,而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是弗伦奇将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人事变动是美国总统在大战爆发之后,做得最正确、也是最有长远影响的一件事。
关键不是谁来担任海军参谋长,而是谁来指挥太平洋舰队。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到了十二月一日,卢卡斯批准了由新任参联会主席马歇尔上将提交的计划,即立即向中东增派四个陆军师,并且在年底之前增派另外两个师。当时,唯一没有确定的是,增派的两个师到底是来自陆军,还是来自陆战队。马歇尔倾向于动用陆战队,而里梅尔则认为陆战队不适合中东战场。
不管怎么说,美国已经调整了战略重点。
虽然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的计划没有被取消,但是被无限期推迟,美国的首要任务是在中东战场上取胜。
消息公布之后的一周之内,至少有二十万美籍犹太人报名参军。
当时,还有数万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赶往美国,要求加入美军,组建美军中独立的犹太人军团。只是,美国当局没有这么做,因为美国没有组建海外军团的历史,而且美国有足够多的人力,不缺这几万人。结果就是,这些犹太人在二零五三年,大多去了以色列,并且加入了以色列国籍。
问题是,美国的这个战略决定来得太晚了。
第七十五章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