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军官兵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严寒。
面对不用为保暖与肚皮发愁的中国军人,俄军官兵除非想在冰天雪地里自生自灭,不然就只能投降。
要知道,如果俄军不投降,第一三八集团军就不会进入阿克托别。
对付负隅顽抗的俄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包围封锁。这一招,在随后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以阿克托别的守军来说,只要围困持续一周,恐怕就会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要知道,严寒只是减弱了,十二月六日的平均气温仍然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夜间的最低气温低于零下三十五度。俄军已经耗光了给养,甚至拆掉了木制结构的民房,以便获得取暖用的木材。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没有食物供应,就算是最耐寒的俄罗斯人,也就只能坚持两到三天。
事实上,严寒帮了中国军队大忙。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些客观上的问题。比如在推进的时候,前线部队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兵力用于作战,其他的官兵都在做另外一件事:把物资送到前线去。也就是说,前线部队的主要任务,成了后勤保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严寒导致空运几乎瘫痪。
当时,只有通过道路向前线运送物资,而前线部队又没有配备足够多的运输车辆,也就只能拿地面战平台来运送物资。
事实证明,地面战平台本身就是不错的运输工具。
比如,一辆多用途平台能够在载员舱内运载五吨物资,还能在车体上以外挂的方式运载十吨物资。因为换上了适合在雪原作战的软质宽履带,所以在装载了十五吨物资后,多用途平台的通过能力依然超过了轮式车辆,甚至能够离开公路,把物资送到一些公路没有到达的战场上去。返回的时候,多用途平台还可以运送战俘。即在关闭了乘员舱与载员舱之间的通道之后,能在载员舱里塞近十名、甚至十二名战俘,而且不用安排押送人员,战俘在密闭的舱室里想造反都不可能。
当时,对中国军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保证前线进攻部队的步调一致。
可以说,这是一个让各级指挥官都伤透了脑筋的严重问题。
主要就是,哈萨克斯坦的西北地区本来就比较偏僻,除了阿克劳、乌拉尔与阿克托别这三座大城市之外,其余的都是小城镇,而且在阿克托别州,很多小城镇的间隔距离在一百公里以上。
要知道,这是中国军队进攻的主要方向,也是当时的主战场。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
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原上,前进的部队很容易迷失方向,当时又没有卫星导航系统,而且时不时刮过来的暴风雪让指南针都成了摆设。至于无线电定位,更是靠不住,因为暴风雪对无线电信号产生了严重干扰。
结果就是,很多部队根本就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前进,只能蒙着头往前推进。
有的时候,甚至是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去。
当然,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就层出不穷了。
比如,十二月七日,第一三九集团军的一支突击集群蒙着头往西走了大半天,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附近有俄军的防御阵地,随即就发起进攻,等到歼灭了俄军,才发现他们已经到了离伏尔加河不到两百公里的乌伊尔,而且被他们击溃的是俄军第三近卫装甲师,被他们占领的是该师的师部!也就是说,该部队比原定计划多向西前进了差不多两百公里,而且不知不觉的突破了俄军的三道防线,附近至少有八个俄军师,而且离他们最近的一支俄军装甲部队就在北面不到十公里处。所幸的是,突击集群的指挥官非常沉着冷静,在下令炸毁了俄军师部之后,就地释放了上千名战俘,然后带着一百多名俄军军官撤了回来,在当天晚上与另外一支部队会合。
只是,并非所有部队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十二月八日,一支负责向前线运送物资的突击集群就迷失了方向,结果向西多走了一百多公里,一头钻进了由俄军四个师守卫的防线,其中还一个俄军近卫装甲师,在新纳杰日金卡附近与俄军激战。幸亏这是一支突击集群,而不是后勤运输部队,有数十辆反装甲平台与上百辆多用途平台,而且除了没有让步兵随行之外,其他都是作战配制,携带了足够充足的弹药。更重要的是,当时运送的物资中,有几十桶润滑油。在被俄军围困之后,该突击集群的指挥官一面组织防御,一面呼叫后方支援。因为电台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指挥官下令点燃了润滑油,以最原始的方式向附近的友军求援。其实,当时离他们最近的友军差不多在两百公里之外,根本看不到润滑油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所幸的是,正好有一架空军的侦察机从战场上空飞过,红外照相机拍下了火源。按照哪里有战斗就去哪里的原则,第一三八集团军在当天傍晚派了两支突击集群过去一探究竟,并且在晚上与被围部队会合,把受困已达十四个小时的友军救了回来。撤退的时候,这支突击集群抛弃了运载的所有物资,有一百多名官兵在战斗中阵亡。
可以说,类似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只是,魏成龙没有让部队停止进攻,因为没有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