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町菲特的这十发弹头,不仅仅将对方机动躲避的轨迹考虑了进去,更是让使用这种自锻战斗部的弹头在被机动规避之后,在对方的侧面气爆,进行第二次攻击。
战舰的反应堆,推进器什么的,都在后面。而且由于尾部推进器和后方侧舷推进器的原因,是没有办法使用偏转电场的。躲开电磁炮的直接动能撞击,然后被从后侧方用自锻战斗部攻击,这还不如直接用偏转电场将这些炮弹扛下来。
可惜的是,对于从民船改装,并且使用民用级别的亚临界反应堆的武装运输船来说,在极短的时间内提高偏转电场强度可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事情。
亚临界反应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裂变堆。在高温质子束的注入下,放射性同位素将不停的裂变,一直到裂变不下去为止。这种反应堆是在二十二世纪的时候,由北约首先开发成功的。毕竟总在聚变堆上被人压一头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由于核聚变和核裂变在能量密度上本质的不同,亚临界反应堆在总功率上是无法同聚变炉抗衡的,但是优点是,这种堆可以做的很小,而且启动电源低。最小的亚临界反应堆加上启动电源只有两个西瓜大小,甚至可以用作家庭用途。另外,这种反应堆跟聚变炉需要用超导电池那种危险的东西做吸收载体不同,这个东西的输出功率是可调整的,停止裂变反应很容易。而聚变炉在停堆后,还有超导电池堆这么一个大号的炸弹要处理。
所以,在民用方面,功率可调,较为安全的亚临界反应堆逐渐占据了市场。只有重型船只和军舰才继续使用聚变炉。而且,北约开始让超小型亚临界反应堆开始进入家庭用电市场,这也造成了北约方面在供电体系上同上合的那种巨型电站集中供电逐渐不同。这也是北约和太空圈这么在意亚述行星的原因之一。因为亚述行星上到处是放射性物质。
但是普通民用和工业用以及军用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亚临界反应堆体积小,多堆并联的话,功率也能堆上来。也可以满足一些工业船的需要。
可是有些地方,亚临界堆无论如何也赶不上聚变炉,那就是瞬时功率。
聚变炉,在本质上就是在超导约束下的连续小型聚变核爆。所以一开始的就是脉冲式能量输出方式。想减小输出功率非常困难,好多用不了的电力需要用超导电池堆吸收掉。但是,军舰上,偏转电场也好,各种能量武器也好,都是脉冲式的。所以,这些武器天生和聚变炉相配。而且,聚变炉本身是很容易超功率运行的,只要你有足够的释放阱,使用超导传输的电力可以轻易的超额定功率一倍,而且实现也非常简单,多投一倍的氦三就行。
亚临界反应堆就惨了,燃料棒就算插到底,也是慢条斯理的慢慢裂变。你说我把减速剂去掉,那好,变原子弹自爆了……
用亚临界反应堆改装的武装运输船,是很不愿意使用偏转电场硬抗的。尤其是实体弹头,这种质量武器需要偏转电场的局部快速增值升压,对反应堆是很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