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叹口气,自认倒霉的罗彦向李世民一拜:“回禀陛下,弘文馆的那群小子已经处理好了。事情起因也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陛下不必劳心。”
原本以为用点春秋笔法将这件事情就此蒙混过去。谁想到坐在上边的李世民面带阴沉地道:“鸡毛蒜皮的小事?我怎么听说,这件事情都牵扯到我大唐数位功勋卓绝满腹韬略的将军身上了?进之,难道你就不解释一下为何弘文馆的学生们专要找你的原因么?”
罗彦的脸色顿时苦了下来。
解释什么,有什么好解释的?难道要说自己在弘文馆讲了段故事。
促狭地看着罗彦愁眉苦脸,李世民终于大笑起来:“行了,别在那里故作姿态了。你真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作为惩罚,你将在弘文馆里讲过的故事,一字不落给我们讲一遍。要是说讲的好了,我便饶了你。要是讲的不好,那丹墀之下,禁卫的板子就等着你呢。”
听了李世民这近乎讹诈的语言,罗彦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当皇帝就能这样肆无忌惮的装逼么?吓我一跳。看来原本是要让李世民过些时候才能一窥全豹的《三国演义》,今天就要在这太极殿中遭受李世民的挞伐了。唉,这可是抄袭通俗演义故事的处子秀啊。
不过在挨板子的威胁之下,罗彦也只能就范。
这东西原本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罗彦这会儿讲起来自然是声情并茂。
当为首那篇临江月念出来,便已经让座中好些人高声喝彩。罗彦早些年搞出长短句,这事情大家也都听说过。而那篇“为伊消得人憔悴”,当然也还有些印象。虽然在如今看来有些不着四六,可是仔细琢磨,却是意味深长。
而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是让这些统治者心头一紧。
开头讲这刘关张起于微末,群臣虽然熟读经史有些不以为意,但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及至董卓入长安诸侯聚虎牢,这真真假假的说法已经让群臣宛如身临其境。讲到少帝被王允救出,但是郭汜等复来攻打长安,一个个都听得提心吊胆。
而少帝被曹操拉到许都,联想这历史上的记载,更是连连哀叹。
到了群雄并起,割据地方各自称雄的时候,这些人更是想起了十几年前。隋末乱战和汉末乱战的形式都差不了多少,相互间的攻伐吞并,也不比汉末差多少。正是有这些亲身经历,在座的这些人似乎一个个都把自己当成了书中的人物,罗彦讲到紧要处,这些人更是紧张地叫出声来。
这一讲,差不多就是三个时辰。也是罗彦有心卖弄,将各种语气情形做了种种模拟,因此说话的速度也放缓了一些。三个时辰过去,要不是宫女们进来掌灯,而座中数人肚子也开始叫唤,估计罗彦还停不下来。
即便这样,故事也讲到了屯土山关公被围与曹操约法三章。
被惊醒的李世民摸着有些干瘪的肚子,笑着说道:“恍若方才吃过东西,不想便已经腹中空空。难怪弘文馆的那群小子要闹起来,进之这故事,莫说是他们,便是我也有些想一口气听完。个中更是有些想法不吐不快。行了,今日你这板子算是逃过了。明日若有余暇,你便继续讲那后边的故事。”
群臣都听得有些过瘾,尤其是那几员武将,罗彦所说的沙场征伐,便如同他们亲历一样,戛然而止尤为可惜。更是思及关公忠义,迫切地想知道后边他身在曹营的处境和如何脱身的情形。听李世民这样一说,不由拜道:“臣等恳请陛下到时将我等唤来,此故事虽有编造之嫌,但个中沙场征伐为臣忠义,乃我等所求取也。万望陛下恩准。”
李世民想想,这几天反正都是找这些人来商议事情,只要不影响原本的征伐大计,每天抽点时间听罗彦讲上这么一段,确实让人身心舒畅。何况,里头宣扬的思想也正是李世民所需要的,这等好事,自然不会拒绝。
“只要不耽误我等商议的正事,你等便是听个通宵达旦也行。不过,到时候就要看罗彦他行不行了。”李世民爽快地回应着。
“行,哪能不行?你看我这上了岁数的人都行,他一个年轻后生怎么不行。”罗彦还没有发表意见呢,这程知节便跳出来替罗彦答应了。说完这话,还对着罗彦挤挤眼。一副你千万不能反悔的表情,让罗彦想哭都哭不出来。
似乎这件事情全程都没有罗彦的什么事,大家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等李世民走后,一群人拉着哭丧着脸的罗彦,大摇大摆走出了太极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