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夏帝国一直倡导这几个地方的人向新洲、乐浪、虾夷等几省移民,很多过不下去的人都移民走了。
现在粮食突然提价,又出现这么多的移民,超出他的想象。
物资储备严重不足,武文斌只好从亚洲银行短期贷款,让各地移民点在当地购买相关物品,同时从北方统帅部调拨粮食等救急。
在临清移民点,侥幸从邢台走来的赵老汉,端着肉粥,感受着移民点屋子里暖和的大火炕,不禁热泪盈眶。
工作人员认为是他嫌粥稀,负责人只好出面解释:“老丈,由于大家旅途中多日吃不好,吃不饱,消化功能有些紊乱,所以移民点统一的规定,第一餐吃1碗稀粥,第二餐可以吃1碗鸡蛋面条,以后就可以吃一些米饭、馒头和炒菜了,3天之后才不限制数量,这都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好,为大家着想,不是移民点心疼粮食。”
赵老汉怕出现误会,忙止住眼泪,跪倒在地,并拉着孙子一起给负责人磕头,解释道:“多谢上官,我不是嫌粥稀,我是庆幸遇到您这位好上官。”
“老丈快快请起,现在已经废除跪拜了,这些都是夏帝国的功劳,我也是干活的,请老人家先吃饭。”负责人忙拉起老人并解释清楚。
短暂的小插曲之后,负责人继续去照顾越来越多的移民。
张伟接到武文斌移民数量暴增的消息后,内心非常高兴,有了这几百万的移民,就能把中南半岛和所占领的印度地盘填充差不多了,省去了自己的一大心事。
于是给武文斌回电报:不管有多少移民都要全部接收,多多益善,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移民的安全。
突然出现的庞大移民大军,引起了中华帝国各省官员的关注,消息汇总到政务院,把徐世昌吓了一大跳,只是江北和沿江几省汇总的人数就有几百万万了,他不敢大意,立即进宫向袁世凯汇报。
袁世凯看到这个数据也震惊了,前段时间他还洋洋自得,中华帝国在他的领导下飞速发展,还向夏帝国提出停止移民的要求,现在看来当时是有点草率了,怪不得夏帝国发火。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袁世凯非常紧张的问。
“陛下,粮食价格突然大涨,这些人都是过不下去了才选择移民,我也很惊讶,帝国已经要求各地降低地租了,没想到吃不上饭的人还有这么多。”徐世昌解释道。
袁世凯想到夏帝国说过,做不好就换人,突然出现这么多移民,夏帝国肯定会认为他的民生工作没有做好,还是给夏帝国解释一下,别出现误会,就对徐世昌说道:“徐总理,马上召见夏帝国驻上京大使,共同商量移民之事。”
“是,陛下!”徐世昌知道事情的轻重,立即退出后去寻武文斌。
袁世凯在新华宫见到武文斌,徐世昌、杨度等人作陪。
“武大使,这次突然出现这么多移民,肯定是我们的民生工作没有做到位,给夏帝国添麻烦了。”一见面,袁世凯就把姿态放的很低,就怕夏帝国有什么误会。
“陛下,中华帝国疆域庞大,人口众多,但是西部干旱,西南多山,真正适宜耕种的土地不多,谁都不好解决这个难题,中华帝国刚刚建国,做的已经比前朝强多了,陛下不必自责。”既然袁世凯放低了姿态,武文斌不好说别的,而且出现这么多移民,对夏帝国非常有利。
袁世凯见武文斌这么说,没有怪罪中华帝国的意思,也就放心了。
武文斌继续说道:“陛下,突然出现这么多移民,我们的移民点也有点措手不及,不能到移民聚集区去接他们;北方地区现在是地冻天寒,希望贵国政府在移民沿途多建设一些赈济粥棚,让这些人能平安到达移民点。”
“应该的,这是政府应该做的。”袁世凯把这个事情应下,并安排徐世昌一定要抓好各省赈济粥棚之事。
在大家都退出之后,杨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夏帝国每年只是用于移民的花费就有上亿两银子,还要免费给移民分发土地耕种,分发农具、种子、口粮、衣物等,还要帮助建设房屋,还有义务教育和半价医疗,低税收等,这是多么庞大的代价啊,怪不得人们这么愿意移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