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制其实不复杂,32位车手分成4组,每组前4进入淘汰赛,2组淘汰赛前4进入最终的决赛,都是一场定胜负,分组纯靠抽签决定,还是在许多人眼前见证的情况下。
考虑到这次参加活动的年龄跨度极大,小到7-8岁刚准备跑卡丁车,大到比阿隆索还老的中年大叔,隔着至少一辈的差距,这次采取场地娱乐卡丁车时间制,10分钟一场比赛,赛道也不使用全布局,而是用比较简单的短布局。
不过,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获胜的奖励是什么,除了马林康以外。
“没想到我竟然跟你一组。”那位寸头车迷看到抽签结果后说道,马林康刚好就站在旁边。
“确实很巧,如果我没记错,你就是当初在比赛期间给我打电话的。”马林康听着声音,一下子就想到之前那件事。
“是的,当时旁边还有我一个室友。”寸头车迷认真的说道。
“听得出来,声音挺好认的,你是读什么专业的?”马林康询问道。
“我和室友都是读控制科学与工程。”寸头车迷说道。
“这专业可以啊,应该我知道你是读哪个大学,这个就不细说了,未来毕业后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车队工作?”马林康小声的询问道。
“这个?”寸头车迷听到后,突然有点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你应该听说过应届生进我们车队的要求挺严格,事实上所有F1车队都是如此,如果真要进入,我只能做引荐,就像年初和一家大学签署的合同一样,剩下得看你的专业能力如何,达标才能成为车队一份子。”马林康耐心解释道。
两人谈话陷入短暂的寂静,对马林康来说可能不算什么,现在他又没权利去决定该找谁过来,说白了只是拉提菲提供引荐的机会去尽可能捞人。
但对许多像这位寸头车迷来说,这句话绝对是非常有意义,不管未来情况如何,最起码给予他们努力的方向,用不着浑浑噩噩过日子,出来底薪一路走楼梯。
这场卡丁车活动对马林康来说,更多的是承担看客,赛前就和阿隆索商量好让活动变成车迷们的盛宴,而不是凭空抢走这些人的戏份。
两人都参加小组赛,只是藏了一些实力,马林康甚至不走运挑上使用寿命最长的一台车,最后自然都提前出局结束争夺。
“这么早下班啊。”一位机械师笑着询问道。
“还不是给他们留出舞台发挥,这次参加的小车手可不少,说不定挖掘出一两个苗子出来。”马林康回应道。
“我挺好奇你的冠军奖励是什么?竟然连我们这些跟你并肩作战3个赛季的都没告诉。”那位机械师好奇问道。
“看谁拿冠军了,量身定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