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帝国争霸 > 第225章 重战称雄

第225章 重战称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实,这种导弹就是为“战-16ad”量身打造。

帝国空军当初选择使用“战-10a”来执行防空压制任务,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轻型战斗机更加灵活。按照当时的理论,在遭到防空导弹攻击的情况下,轻巧灵活的轻型战斗机更容易摆脱。

当然,该理论的基础其实是反辐射武器还不够先进。

说得直接一点,因为反辐射武器,比如反辐射导弹存在性能缺陷,所以防空压制战斗机不得不冒险进入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以拼刺刀的方式发起攻击,也就只能选择生存能力更强的作战飞机。

实战结果也是如此。

在波伊战争中,防空压制战斗机的作战损失率高居战术飞机之首,而且达到战术航空兵平均损失率的5倍。即便到了波沙湾战争,防空压制战斗机的损失率依然居高不下,超过了其他战术飞机。

原因也很简单,战斗机再是敏捷,那也比不上防空导弹。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才选择了重型攻击机,而且着手发展射程更远与性能更好的重型反辐射导弹。

其实,这番话应该反过来说。

在决定研制重型反辐射导弹之后,帝国空军才发现,需要一种重型平台来搭载使用这类导弹。如果仍然是“战-10ad”这类轻型平台,挂上2枚重型反辐射导弹之后,就别想挂载其他武器与设备了。

当然,kd-24a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导弹。

kd-24a的导引头其实就来自kd-18c,拥有全频段侦测能力,还具有记忆功能,而且攻击航线标定点由12个增加到了48个,从而获得更加精确的航线规划能力,能够更有效的应付欺骗与干扰。

凭借高达1800千克的发射质量,kd-24a获得了超过300千米的射程,平均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

这个速度,比大部分防空导弹还要快!

此外,300千米的射程更超过了现今几乎所有防空导弹。

也就是说,“战-16ad”能够在敌方防空导弹的射程之外发射kd-24a,再也不需要跟防空系统拼刺刀。

至于威力,肯定是管够。

重达250千克的战斗部,达到了100米的杀伤半径,能确保摧毁任何一种防空雷达。

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是因为不需要冒险进入防空导弹的打击范围,所以不需要防空压制战斗机拥有多好的机动性能。

其实,kd-24a还没有完全达到空军提出的性能指标。

比如,暂时不具备对付机动目标与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敌人把雷达部署在履带式底盘之类的机动平台上,在受到威胁之后立即关机,并且以最快速度转移,就有很大的把握避开从300千米之外射来的kd-24a,毕竟以4马赫的速度飞行300千米,至少需要4分钟,而常见的履带式载具能在4分钟之内行驶数千米。再结合有源诱饵,或者是具有相同辐射特征的假目标,就更加有可能让kd-24a瞎火。

关键还有,把雷达部署到机动平台上,提高平台的战术机动性能,本身就是提高生存能力的主要手段。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才提出,反辐射导弹必须得具备对付时间敏感机动目标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在目标消失之后,能够在战场上空逗留一段时间,等到目标重新出现之后再发起攻击。

这个要求一点都不简单,实现难度非常大。

关键就是,延长滞空时间与飞行速度相互矛盾。

如果保持4马赫的飞行速度不变,那么多飞行15分钟,就得增加3倍的燃料,导弹的整备质量将超过4000千克。

显然,帝国空军肯定不会接受4吨重的反辐射导弹。

要获得更久的滞空时间,就必须降低速度指标。

只要降低到亚音速,别说获得15分钟的战场滞空时间,哪怕多飞行1个小时,也没有什么难度。

可惜的是,帝国空军同样没办法接受飞行速度太慢的反辐射导弹。

针对这个矛盾,唯一的解决办法,也就是采用两级弹体,或者说在攻击阶段让战斗部跟弹体分离,并且为战斗部配备一具加速用的小型发动机,确保在攻击阶段获得4马赫的冲刺飞行速度。

这就是还在研制的kd-24b。

虽然采用了相同的编号,只是序列号不同,但是与kd-24a相比,kd-24b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导弹。

严格说来,除了战斗部与导引头,两者没有任何共通的地方。

当然,研制kd-24b的难度比kd-24a大得多。

关键,也就是动力系统。

kd-24a的动力系统,其实是一具整合了助推火箭的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而kd-24b至少需要两套动力系统,而且这两套动力系统还必须达到极高的技术水准。

要说的话,也就是帝国空军提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在保持kd-24a的飞行性能的基础上,至少获得15分钟的战场滞空时间。

这意味着,仍然需要以4马赫的速度飞行300千米!

此后才以亚音速在战场上空飞行15分钟,并且在重新发现目标之后,以4马赫的速度发起攻击。

要命的是,整备质量不得超过1800千克。

其实,这也是战术作战飞机通用重载外挂点的上限。虽然名义上能够挂在2000千克的弹药,但是在实际使用当中,肯定要留下一些余量,特别是在挂载导弹的时候,还得使用专用的电气转接部件。

毫无疑问,不增加质量,又要获得更好的性能,肯定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

正是如此,kd-24b的研制规划一拖再拖,即便在大战爆发之后,也没有多大起色,至今都只存在于设计图上。

所幸的是,对付基本没有战场机动能力的远程防空系统,kd-24a就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