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崛起香港1949 > 第五章 创建《明报》

第五章 创建《明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9月30日,新华夏成立前一天,《明报》创刊发行,创刊号只有两张,共八个版面,其中一个版面刊登《书剑恩仇录》。

《明报》创建初期,算上李华龙这个老板,整个报社只有十三个人,但是李华龙志向不小,在他的要求上,报社办公室的墙上贴着这样的标语——“立志将《明报》办成全世界最好的中文报纸”。

李华龙很看重《明报》的发展,除了他这个老板是外行外,报社十二位员工都是精兵强将,他花高薪从《成报》等几家报社挖来的人才。

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李华龙不仅给他们加薪,签订协议后,提前支付了三个月的薪水,九月份工作没几天,算一个月,而且早早声明,报社开张三个月后,都是提前支付一个月薪水,奖金则留到第二个月月初支付。

《明报》创刊号发行六千份,就算将来这份报纸销量不足六千张,李华龙都准备印六千份,卖不掉,就好好存着,将来可以拿出来拍卖,肯定能过卖个高价。

李华龙写《书剑恩仇录》用自己的真实的名字,没有特意用笔名,另外,他用笔名“陆西”写了一些杂文,主要是写西方一些历史名人的逸闻趣事。

《明报》创刊之前,李华龙就清楚的和报社员工说明,不能一味迎合香港本地的居民,来自内地的香港新移民知识分子才是本报的目标,帮助这些读者融入香港社会,报刊要多刊登一些与香港社会有密切关系的内容,比如教导读者如何认路、了解香港的法律、了解香港粤语方言的含义等等。

在遣词用字方面,《明报》以粤语入文。

《明报》创刊号,头一天送出去了五千余份,这些报纸都是赊给经销商的,如果卖掉了,才能拿到钱,如果没有卖掉,经销商会将报纸退回报社。

李华龙并没有急着让报社为自己赚钱,他做好了持续亏钱的准备,在他不拿稿费的情况下,报社一年亏二十万,他还是能够接受的,但他希望报社成立一年之后,能够收支平衡,有点盈利那就更好了。

不管报社将来能不能赚钱,十年之内,李华龙是不会考虑从报社拿钱的。

《明报》创刊这天,李华龙整天待在报社上班,下班后,保镖开车载着他回家。

不同时代的两个李华龙都算不上热血青年,他们都很惜命,没有想过为了祖国上战场抛头颅撒热血,他不想英年早逝,特别是他们的记忆融合之后,他想着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好好享受人生,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报效国家。

李华龙很清楚这个时代的香港很乱,根本不是什么法制社会,不小心一点,他这样的有钱人很容易被绑匪盯上。

自从李逸松来了香港之后,李华龙每次出门都会带着两位保镖,同时,他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出现。

李华龙下班回到家,见到父母,以及大嫂都坐在客厅,父亲皱着眉头,而母亲和大嫂眼睛红红的,一副刚哭过的模样。

李华龙知道母亲和大嫂为何而哭泣,g民党已经丢失了大半疆土,羊城岌岌可危。

“华龙,你回来了啊。”李逸松说道。

“嗯,回来了。”李华龙来到母亲身边坐下,牵起她的手,劝慰道,“阿妈,大嫂,您们不用担心,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他会平安无事的。”

“希望他能够平安!”李宋氏含着泪花说道。

“当兵是华文自己选的路,现在说这些也没有用了。”

李逸松觉得自己的长子凶多吉少,长叹了一口气,转移话题说道:“华龙,《明报》的创刊号,我看过了,很不错。销量怎么样呢?”

“送出去了五千余份。”

“白送的?”李华龙的大嫂周丽云好奇问道。

“不是白送。”李华龙解释道,“先把报纸交给经销商,卖掉后,再结账,如果没有卖掉,可以退货的。”

“这是行规,还是你想出来的法子?”李逸松问道。

“新创建的报社发行创刊号,一般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卖报。”

十月一日下午,m首领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新华夏成立了。

这一天,李华龙依旧去报社上班。

刚到报社,李华龙就听到了好消息,昨天《明报》创刊号在很多报摊卖断了货,今天印刷的第二期报纸,除了报社自留的一百份报纸,全部卖完,甚至昨天的旧报纸也被经销商拿走了三百份。

《明报》一鸣惊人,和《大公报》、《成报》等知名报纸相比,销量还很低,只能算是一份小报。

第三号开始,《明报》的销量一直保持在七千份以上,稳中有升。

凭借《书剑恩仇录》不断积累人气,过了半个多月,《明报》销量突破一万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