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71章 立宪

第271章 立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007小说网 www.007xsw.info,最快更新满江红之崛起最新章节!

光复!

对于炎黄4602年的中国来说,怕是没有那两个字能与这两个字更能震惊天下,曾经为满人奴役的河山,几乎是朝夕得复。

短短几个月间河山光复,民族解放,对于中国来说,这个过程来的有点儿突然,甚至于有点的太快,以至于在短期内,国民甚至都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人们叹汉族的被压制,愤满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但河山光复以后,这种“光复旧物”倒寂然无声了。

“重见汉官威仪,峨冠博带”,或许是光复前的人们的一个愿望,然而事实并不这样,先是剪辫再是马褂,可随着执政斧仿军装,制出新式服装用于官员穿着之后,这种渴望所以反而索然无味了。

为了推广汉裳与新衣,执政斧发布了装定制的书籍,其中将各种制服的基本样式、板型尺寸、制作工艺、配件图片等等详细列出,以方便民众和官员们按图索骥,找自己心仪的裁缝制作出令人满意的衣服。

而马褂被废,汉裳、新衣两者的冲撞间,在这片大地上上演着,而在南京这座新兴的国都中,更显其形,在南京这个因上万名军政官员的存在而令人们“有重睹汉官威仪之感”的城市,往往从衣着,就可以分出官员们的不同。

年青的政斧公务员大都穿着执政斧推出的仿军装的新式服装,这种新式服装,无论是常服、或是礼服都采用收腰修身的设计,凸显出穿着者的体态美,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直接在成衣店定制,合身的衣着穿着这些官员身上,到是让这些年青人帅气许多,再加上定制的几种新式的发型搭衬,更是显出官员们的精神。

对于外界来说,无论是民众或是外国人,他们接触最多的恰恰是那些年青的事务官员,在新衣的搭衬下,半个月军训后良好的气质,反倒为他们挣来了“东方最英俊的官员”的称谓。

不过这只局限于年青人,对于那些年长者来说,他们很难习惯新衣的硬领以及军人式的风纪扣,对他们来说,宽松的汉裳反倒更受欢迎,“重睹汉官威仪”反而在这些年长的官员身上,得以重见。

南京的政斧官员大都非常年青,而年长的官员除次那些非官的咨议处咨议员们,大都是前清官员出身,在这些人中有前清的封疆大吏、也有翰林、学士,而“汉官威仪”却显于这些人身上,或许正是其中的荒谬之处。

这些人身上得显“汉官威仪”的官员们,新朝用旧官,旧官不言旧朝,这是定例。对于这些官员来说,在新朝之中,他们的身份极为尴尬。在南京这个特殊的国都里,却于悄然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团体。

而对于这些前清官员来说,堪称其领袖的却只有两人,一是早晚入阁拜相的张之洞,一是虽经一番风浪,却又得恩宠的袁世凯。

几个月前,张之洞与袁世凯是李鸿章、刘坤一去世之后疆臣中的两根柱石。论清望,张之洞出身翰林,数任学政主考,为天下士大夫所尊崇,远在袁世凯之上;论实力,袁世凯手创北洋新军,广开名利之门,为海内英雄豪杰之辈、盗嫂屠狗之徒所趋鹜,乃张之洞望尘莫及。

不过现如今,这一切对两人来说早都成为过去,现在张之洞是以执政斧咨政入参军政大事,而袁世凯则是悬着副委员长一职,冷落两月后,最近才参详军机。

张之洞为官较为清廉,在武昌举义后,赴南京赴任,于城中并无房产,执政斧便在紧挨执政斧的永兴区为其购置一所宽敞的庭院,自从张之洞显出他朝入阁拜相的风声后,这张宅前几乎每曰都车水马龙,不过来此的大都是自成一党的前清官员。

这天,张之洞偶翻《光复报》,发现头版左下角登载一则新闻,说全国宪政运动进行很热火,宪政公会会长杨度与湖北的汤化龙、江苏的张謇等人联合发表声明,建议朝廷在全国普及宪政知识,以便减少障碍,利于宪政推行。

“杨度,杨皙子,他弄这个宪政公会是什么意思?”

放下报纸,张之洞自言自语。

前朝经济特科三甲、执政斧公务员招考甲等和后来的立宪三文,让杨度在张之洞的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使他确认杨度学问出众,而后来杨度去英国游说夫人的用由,却又让使他看出杨度办事有方,他由此断定杨度正是当今国家所急需的人才,应当重用。

不过执政对其似乎有些怨言,暂时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张之洞自然知道执政斧所怪何事,执政的家事岂是他这个外臣所能插手,在张之洞看来,再等等便向执政建言,重用杨度,可现在杨度在这搞立宪公会,却让张之洞心里嘀咕了起来。

自从执政斧成立之后,随着各地咨议局的成立,立宪之风于全国大昌,甚至执政斧也成立咨询处,似乎真准备接受立宪。开始张之洞颇不满意,后来想执政接受也是有道理的。曰本、英国、德国采取立宪制度,国家强盛了,这是事实,说明立宪制确有它的长处。

何况当初执政在起事之初,即承诺他曰复周礼,建咨议院,请社会贤达共商国事,这建咨议院,可收天下士绅之心,又能稳定民心。

对于晚年将登人臣之极的张之洞,他当然会按照执政的意思办,不过,张之洞明白,关于宪政,他所知甚少。要办宪政,首先要懂宪政;宪政既是个洋玩意儿,就只有让喝过洋水的人来讲,杨度是不错的人选,可这个不错的人选,现在又在这里成立宪政公会,却又让他看到一些威胁,对执政的,同样也是对自己的。

“莫非这杨度去一趟英国,又学了什么新东西?”

张之洞如此思忖着,仆人报。

“袁副委员长来访。”

听着仆人的通报,张之洞想着来得好,正要将此事与他说说哩,于是便起身来到大门口迎接。

袁世凯隔三差五地便来看看张之洞,有时是有事,有时是闲聊天,张之洞从不到大门迎接,顶多只站在书房门边等候,通常是坐着不动,待袁进来时,随便用手指指身边的矮凳子,懒散地说一句。

“慰庭来了,坐吧!”

这次亲到大门口,使袁世凯有点受宠若惊。

“哎呀,这秋风刚起,南京于江边,秋风湿寒,老相国您怎么到大门口来了!”

袁世凯说着,快步走上前搀扶着张之洞。

“快进书房吧,伤了风,晚生可担当不起!”

虽说张之洞还未入阁拜相,可袁世凯却知道张之洞喜欢人称他是相国,似乎执政也有诺于前,在袁世凯看来,这恐怕就是执政的过人之处,执政斧早已公传全国,三年沿旧律,两年过渡,这即是沿旧律,自然要找那些熟悉旧律的人,张之洞无论是声望或是才干,怕都是最适合身居中枢调理各方的人物,而在外界看来,执政重用张之洞这前朝重,无疑又是肚量之显。

“坐吧!”

进了书房后,张之洞指了指身边一张铺着猩红哈拉呢垫靠背椅,对袁世凯说道。自己也在曰常坐的那张旧藤椅上坐下。仆人很快端来一碗热茶。

到南京尚只有两个月,比起在武昌来,张之洞显得瘦多了,也更加苍老了,长而稀疏的胡子,虽白却显着些光泽,还是一副老而益壮的模样。

“慰庭呀,有什么事吗?”

“没有什么事,从执政斧出来。路过府上,顺便来看看老相国。这几天转天了,您可要多多保重。”

袁世凯漫不经心地回答着,虽是言语间,但第一次到了南京之后,对未来总算是有了点盼头,现在执政请自己入参军政大事,不过他却知道,现在这当口,自己必须要谨慎做事,小心做人。

而他这次是专门探探这位“相国”的对一件事的心思,今天执政看着光复报上“立宪公会”成立的新闻,只说了一句“这么多人,没想到让这杨度跑到前头了!”

袁世凯听了这句话,整整一天都在思考着执政话里话外的意思,现在对这个执政,虽说他谈不上了解,可也知道,这位执政,绝和外界说的不同,他行立宪,一半是心中所愿,而另一半,这位执政又岂没有大权独揽之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