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战败给日本的震动无疑极其巨大,而日本人的报复性,也决不允许在吃到如此大亏之后忍气吞声。袁世凯给王永安再一次发来紧急电报,要求他赴京商议后续解决方案,并派遣特使前往扬州劝说王永安。
中国江北军通过狼山港战役、江都之战、张岗镇阻击战,桥野镇阻击战,南通歼灭战,东余追击战等一系列战斗,最终取得了与日作战的胜利。
中国军队大获全胜,日军伤亡惨重且战败的消息传到世界各地,人们再一次认识了江北和江北人,也为江北军的骁勇所感慨。
然而胜利的另一面则是巨大的伤亡代价,江北军经过数月苦战,付出的代价是阵亡将士总计七万六千人,受伤十一万三千人,其中少将师长邵永勤重伤不治身亡,江北军上校团长以上军官阵亡十六人,江北政府的枪杆子,钱袋子全部打空。
而战争之后面的巨大的阵亡抚恤金和伤兵抚恤金,则成为了江北政府心头最困难的一件大事。为了这一场战争,王永安可以说是赔光了家底,赚了名声,赚了国运,但是却赔了自己,或许还赔了自己的前途。
对日作战并没有给江北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尽管江北众人疯狂地庆祝了三天三夜,可是兴奋之后,却带给了所有人一个巨大的悲伤期。苏中百姓陆陆续续回到家乡,看着已经成为废墟的家乡,纷纷痛苦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王永安在扬州城头,迎接着他的每一位部下,但是走到他面前的不是威武挺拔的英俊将士,而是一群穿着破损的军衣,身上或头上缠着绷带,一身泥泞或者蓬头垢面的士兵,也许在不久之前,他们曾经威武威风,但是现在,他们得胜了,却没有心情再进行打扮自己了。起初老百姓们热烈的鼓掌,不过随后他们却哭了起来,因为从进城的第二波战士开始,每一个战士都端着一个牌位,每一个牌位上都写着一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阵亡的将士。
难以相信的是,上万个士兵端着战友的牌位走过城门的场景,那并不是骄傲,而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江北人为了国家的面子,流干了自己的血啊。
最初的兴奋,最终化为了眼泪,《申报》《求知》《扬州时报》《江北时报》《纽约周报》《巴黎日报》《京都新闻》等中外各大报纸记者们将此瞬间记录下来。
当中国军人们高举着战友成片的牌位的照片发表在各大报纸上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感觉到兴奋了,中国军人的伤亡远超日本军队,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打赢了战争,却让中国人流干了血啊。当然,有人则批评江北政府,不应该在该高兴的时候将江北军的伤亡公之于众,此时此刻应该掩饰本身的伤亡,但王永安却不这么看,他并非军人出身,因此他认为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如果能够避免伤亡避免战争,他愿意用其他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