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奥尼亚军队的突袭出乎了莱普提涅斯的预料,他根据以往希腊城邦作战的习惯,以为会战进行到这个时候,双方应该都投入了全部兵力以求胜利,没想到南意联军居然还能抽出一支部队来阻击锡拉库扎的援军。
他当然不知道,并非是斐利修斯预先已经知道了狄奥尼修斯的计划,而是《戴奥尼亚军法》有规定,“作为指挥官在作战时应该保留一支预备队,以便在战斗进行到关键时刻投入战场,以改变战局。”斐利修斯正是照此行事的,2000名轻甲兵就是他的预备队,而2000名轻步兵在完成了最初的袭扰,退到阵列后方也成为了预备队的一部分。
这4000戴奥尼亚士兵突如其来的冲击让刚登陆的坎帕尼亚雇佣兵一时陷入混乱中。
危急时刻,莱普提涅斯忙指挥剩余船只迅速靠岸。作为锡拉库扎海军统帅的他本来的任务只是运送援军登陆,率领援军进攻敌人是雇佣兵首领恩阿门纳斯的任务,但现在恩阿门纳斯陷入混乱的士兵中,是生是死尚不可知,莱普提涅斯不得不担负起救援的重任。
他跳下船,指挥剩余雇佣兵立即登陆。
雇佣兵们在船上已经看到了同伴的遭遇,他们都非常焦急,有的未等船只停靠,就直接跳上了沙滩。
莱普提涅斯匆匆整队后,就带领他们绕过被逼得连连后退、几近崩溃的雇佣军前队,冒着戴奥尼亚轻步兵的箭雨,攻击了戴奥尼亚轻甲兵的侧翼。
轻甲兵的猛烈攻势被迫中止。事实上,长距离的急行军和之前的迅猛进攻已经消耗了他们很多的体力。
混乱的雇佣军前队终于缓过劲来,开始发挥他们人多以及重甲的优势,戴奥尼亚轻甲兵的伤亡急剧上升。如果是戴奥尼亚第一、二军团的轻甲兵在此,坚持的时间应该可以更长,但是第四、五军团的轻甲兵绝大多数来自布鲁提和卢卡尼亚,山民出身的他们从小受到的战斗教育是处于弱势时要懂得避开敌人而不是正面去应战斗,虽然在联盟的几年里接受戴奥尼亚的军事训练和纪律的约束,但是在逆境时保命的念头就占据了上风……
戴奥尼亚轻甲兵撤退了,没有了屏障的轻步兵当然也跟着撤退……
………………………………………
此时,已经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的会战,士兵们本来因为体力的消耗,无论是拼杀还是吼叫都已经减弱,但突然间双方几乎同时军号吹响,鼓声大作,催促进攻。
双方的士兵不得不拼上最后一份力量,加快进攻和防御。
对狄奥尼修斯来讲,他此刻只有一个想法:在援军到来之前,顶住敌人的进攻!
对斐利修斯而言,他也只有一个信念:在敌人援军到来之前,攻破敌阵,奠定胜局!
双方都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
胳膊、大腿都有好几处刀伤的爱菲阿尔特此刻已经累得连长盾都提不起来,拿着短剑的手因为长时间过度的用力而轻微颤抖,他呼哧喘气的声音响得就像重病垂危的病患。对面的敌人比他更加不堪,因为甲胄太重,他已经扔掉了圆盾,双手持矛,整个人都在摇晃。
爱菲阿尔特没有在心中鄙视他们,戴奥尼亚军团在之前的战斗中一直没人使出其阵型独有的特点(即后阵与前阵互换),他认为就是因为对方给予的压迫太强,贴得太紧,使得军团长不敢轻易转换阵列。
其实另一个没有实行这一变阵的主要原因就是第四、五军团都是初次参与会战,面临强敌,偏偏左右两侧又都是联盟军队,也是第一次一起作战,斐利修斯怕贸然变阵,士兵们在强压下犯错,再加上联盟军队的不了解和不配合,毕竟后阵换前阵是需要整个阵型逐步的往后撤,这就有可能导致全军陷入混乱。
高亢的军号声不但是在催促双方交战的士兵,同时也在催促其他的部队,比如追击完联军骑兵、正在悠然返回的锡拉库扎雇佣骑兵,当然更有两支赶赴战场的锡拉库扎援军。
如果按照克罗托内统军将军阿斯卡玛斯以往的习惯,他一定会排在阵列前方,与敌人面对面厮杀,但在会战前斐利修斯请求联邦统军将领都坐镇后方,不要参战,以方便联络,当时阿斯卡玛斯还嘲笑戴奥尼亚人贪生怕死,现在他应该感谢菲利休斯的这一要求,因为他听到了有别于对面传来的军号声。
军号声从克罗托内军队的外侧传来,高亢刺耳,而且越来越近……接着在他的视野里,赫然出现无数盔明甲亮的士兵……
锡拉库扎的援军?!阿斯卡玛斯惊慌失措,竟然从马上摔落下来,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像潮水一样怒吼着冲向克罗托内士兵的后阵。
在那可怕的一瞬间,阿斯卡玛斯木然的大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斐利修斯不是说敌人的援军是在右翼河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