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重要的是明军的纪律败坏,甚至有些狠如匪盗。粮饷固然是个问题,但却不是“匪来如梳。兵来如篦”的理由。如此一来,再精良的火器。也发挥不出威力。
所以,武器致胜论在当时是不完全正确的,关键还是在人,在于士兵的意志和纪律。李定国能取得衡阳大捷,郑成功能兵逼南京,在很大程度上便说明了这一点,并且还显示出八旗和汉人组成的军队,如果作战意志同样坚决的话,差距并没有象满清吹嘘的那般大。而现在,明军便是在更明确地向满清证明,一个崛起的民族是不会被征服的。
更多的明军赶到了战场,唐季所率的这个总旗用英勇死战吸住了清军,争取了时间,使得以步兵为主的明军能够赶来增援,逐渐形成了兵力优势,并开始实施围攻。
明军步兵没有机动优势,如果清军骑兵不主动发起攻击,就始终无法迫使其进行面对面的战斗。现在,哈喇的眼中是远方不断涌来的明军,一个个方阵割裂了清军骑兵的阵形,命令的传递变得艰难,越来越多的清军遭到了交错火力的打击。
该是撤退的时候了!梅勒额真哈喇看到土丘上的战斗已经结束,在尸体枕籍中已经没有站立的人影,他在心痛损失之余,却也略感安慰。
呜咽的号角吹响,清军骑兵利用速度优势飞快地脱离战场,向远处奔驰。只要骑兵想逃,步兵便无法对骑兵构成歼灭性的打击,这无疑是步兵难以弥补的缺陷。
火枪依旧在响,不时有清兵被击落下马,一些在战斗中失去马匹的清兵则更跑不过激射而来的铅弹。
梅勒额真哈喇回头观看,这或许是此战最为后悔的一个举动。在那座染满鲜血、堆满尸体的小土丘上,突然摇摇晃晃地站起了一个身影,接着是第二个艰难而起的……旗帜被重新竖立了起来,鲜红得耀眼,刺痛了哈喇的眼睛。
这就是最后的结果?哈喇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同时,他也知道,所有心中还存着一丝安慰的清兵将会因这几个伤重欲坠的身影而心如死灰。损兵折将,骑兵无法撼动步兵,这已经是心理上的沉重打击。而这几个幸存者,则使清兵灰心丧气,再无战斗之意。
嘴唇咬得出血,哈喇匆匆集结部队,已经是伤亡过半,以后的骚扰和迟滞任务将不可能完成。面对五六百明军都无法将其干净彻底地消灭,士气低落到极点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但战斗并未因清兵的脱离而结束,明军步兵在增援,而集中起来的千余龙骑兵却已经迂回切断了清军的退路。
在哈喇视野中,明军的龙骑兵都跳下马来结阵,队形越拉越开,排出一个四列的宽大的散兵线,看似单薄的四列火枪兵排得十分密集,笔直站立在他们前方,近千枝火枪指向了他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