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当前还是军管时期,村子的很多营生都受到限制。像村民们吃穿用度,就全靠村长按工分配。比如他是教书的,每天有个十工分。一个月下来,就是三百工分了。
在旁人眼里,这可是极好的营生。
因为教书并不算累,比不上那些开荒种地,养牛养羊的力气活儿。而且工分还高,平常一个成年壮丁出工,一天也只有八个工分。而吃的粮食,喝的咖啡和其他调味果汁,穿的麻布、棉布,用的驱蚊香、针头线脑等,都需要工分来换。
像一匹一尺长的棉布,就需要1.5个工分。十斤的去壳粟米,则是3工分。他的妻室在蒙古人席卷沙瓜二州时,逃到乡下被蒙古蛮子抓走了。
他没那个本事去找,便成了孤家寡人。
周家的主家也都被蒙古人抓走了,还留下来的也在这次呼罗珊的逼迫下,被迁到了钦察别的地方。可能等他死了,都没机会知晓对方的存在吧。
因而他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不过也不是没人看上他!
毕竟他现在也只是二十有一。虽在这时代而言,年龄有些大了。但因从前日子过得不错,整个人也不显老。细皮白脸的,比很多同龄人都显年轻。
这不,村东头的答依苏娜就看上了他。
那是一户葛逻禄猎户的女儿,原是辽国赛兰人。后来辽国大变,就逃到了康里汗国。但安生日子没过多久,康里汗国也没了。好在后来呼罗珊规复大辽北境,荡平钦察草原各部。
才算结束花拉子模大败后留下的草原乱局,终止了各部内斗攻讦。但呼罗珊出于永久占领钦察草原的目的,开始在呼罗珊境内征召移民。以牛羊田地为许诺,让不少贫苦无依的百姓有了活路。
答依苏娜的阿父就是这时候迁到柳河村的,比周同临来得要早。因而对当地的了解,也比刚来的移民要多得多。周同临的学生中有答依苏娜的弟弟妹妹,时常答依苏娜来找时,就与周同临熟络了。
作为结过亲的人,答依苏娜的心意周同临是明白的。
只是刚来柳河村不久,他还没想过这么快结亲。到底他心里,还是希望离开这蛮荒之地的。而且他还经常听过往的雇佣兵说,呼罗珊的马鲁、蒲华等城是何等的繁华。
有朝一日,他是很想去当地看看。
即便瓜州回不去了,也要去这些繁华的地界活着。那才是他最想要渡过余生的地方。
至于这只有荒草,冬天又冷得让人窒息的柳河村,还是当成一时的安生之地吧!
抱着这种想法,他对答依苏娜的情意就故意装作不知道。
哪里知道葛逻禄的女孩是这样的‘任性妄为’,竟然在他下课时,直接堵门了。
“你说,你到底愿不愿意娶不娶我?”,答依苏娜拦在还没上漆的木门旁,出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