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肥又嫩,又香又鲜!”
好嘛,连滋味儿都喊出来了,二里地外,就能叫你舔嘴唇。
而今天必然当属卖螃蟹的吆喝声最悦耳,“地里出的好螃蟹啊!”、“一盘蟹,顶桌菜!螃蟹下酒,是最可口啊!”、“满盖儿肥啊!错过了就没——啦!”
像洪衍武和陈力泉这样的1957年之后出生的京城孩子,都没怎么感受过这种地道的京味儿叫卖声。听着是好玩、热闹,可他们谁都不明白怎么螃蟹会是地里出的,那不应该是水里出的吗?
其实这个典故是这么回事。旧时水利工程落后,京津一带处于河下梢处的田地,常有积涝水灾,淹没农田。到秋天高粱红了,成群螃蟹由河里上岸进地里吃高粱。
到了夜里,人们拿着马灯,相间放在地里,螃蟹寻亮蜂拥而至,拿个麻袋俯身可得,忙得捡不过来。
所以才会有此一说,也应了古人所谓“河蟹与稻粮俱肥”的说法。
像《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史湘云做东道,宝钗说,“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的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由头也是在此。
当然,卖螃蟹买螃蟹的过程也很有讲究。俗话说,“七尖八团”、“七上八下”,意思是七月吃公的,八月吃母的。
另外还得要新鲜的,最常见的法子是看螃蟹翻个再爬起来的速度,越快越生猛。
至于螃蟹肥瘦,要看后腿壳便和后腿胸盖接缝处裂缝大小,缝大则肥,缝小则瘦。
像不懂什么的年轻人显然就是最不适合买蟹的。因为会不会挑蟹是一回事,答话问话也有忌讳。要是愣头青,一不小心、二不小心就能碰一鼻子灰。
比如说,洪衍武和陈力泉就亲眼所见一个闹得不愉快的例子。那就跟一出活相声似的。
“大哥,你多少钱?”
“你说谁多少钱?”
“别急大哥,我说的是螃蟹。”
“螃蟹就螃蟹吧,你喊大哥干嘛?”
“对对,大哥,是螃蟹。”
“成心是吧?你他妈才螃蟹呢。”
一赌气,卖主干脆把螃蟹一扔不卖了。这压根就不是钱的问题,你加钱人家都不理你。就告诉你“别地儿扫听去”。
没辙,京城这个地方就这民风民气,代代相传。人们很重礼数,通常也是把自尊心放在利前面的。
而洪衍武和陈力泉也以此为戒,谁都没多废话,就挑螃蟹不说话,也没讨价还价,直奔主题。
最后痛痛快快掏了十块,买了十六个猛挣蹦的大个儿母蟹。算是顺利完成了任务。虽说价儿贵了点,可东西也是真好啊。份量足有二两一个,掀开团脐,全是满黄,完全能预见家里人的满意。
可就在俩人接着逛下去,打算再买点鲜货的时候,俩人忽然之间就傻眼了。齐齐的大吃一惊站住了,因为他们竟然发现,面前一个守着三轮车张罗着顾客,吆喝卖菜的姑娘居然是他们西院儿的邻居——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