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房匆匆去又匆匆折回,让常台笙进了门,指了指前路,示意她自己去。
偌大的庭院植物蓊郁有致,看起来很有生机,但——屋子建得实在太奇怪,没有几进几座,更没有厅房之别,就只是一座大屋子建在地表的基台之上,外边围了一圈走廊。
且这座宅院里,一点人声都没有,简直清寂到可怖。
这座宅院的主人叫陈俨,如今二十五岁,造诣天赋都极高。其十四岁即为弘文馆待诏,曾领修过文贤殿御览,年纪轻轻便已是经学大家。按说这样的人应成为朝中栋梁,如今却回了杭州。在还未引起大范围关注之前,常台笙想最先拿到他的稿本。
常台笙是个生意人,有慧眼,且讲求时机。她爱捧有价值的人,陈俨这样有天赋的人自然不会在她的清单之外。
只是有道内消息称陈俨为人十分古怪傲慢,极难相处。常台笙对此表示理解,出类拔萃的人都有毛病,这很正常。这也是她几顾陈宅皆吃闭门羹却不放弃的理由之一。
这府里似乎连个管事的都没有,且陈俨似乎根本不循世俗的待客之道。常台笙沿着走廊继续往前,实在不知该在哪扇门前停下来。
常遇忽然扯扯她的衣角。她转过头去,常遇指着五六步开外的一间屋子道:“只有那个,亮的。”
常台笙笑自己眼拙脑子不好,走到那扇门前,方要敲门,却见地上压了张字条。捡起来一看——“自己动手,吃了再走,东西放好。”
字字朴实但本质恶劣。
常台笙将字条捡起来,拉开门,脱了鞋子,带常遇进了屋。不出所料,陈俨的确不打算真露面,这间亮灯的屋子里也没有人在。
她几乎饿了一整日,方才吃的一块点心根本不足以填饱她既冷又空虚的胃,陈俨却在这当口破天荒地在屋子里放了一桌丰盛的、甚至还热乎的饭菜。
他根本就是个算命的。
常台笙坐下来,迅速地环视整间屋子。除开面前这张摆满食物的矮桌以及地板上的软垫子,几乎没有其他陈设。前后应当都是房间,但用门隔开了,若全部打开,就是一间通敞的大屋子。
感觉空敞舒服,实际像个鬼屋子。
前后屋子都有可能有人在偷窥,因为隔断的——是纸门,且隔音效果奇差无比。
她给常遇倒了杯热水,又问她要不要再吃一些,常遇摇头示意不要,她这才埋头吃起来。丰富的经验与天生的直觉告诉她,面对陈俨这样的人,兴趣始终在第一位,若她今日恪守礼仪直接走了,反倒会让人觉得没意思。何况她的确饿了,且并不想跟陈俨客气。
餐饭很好,她很满意主人的招待。
她又看看常遇,小丫头根本对食物没有兴趣,反而是从包袱里掏出了一只十二方的鲁班锁。
她坐在垫子上,捧着那只鲁班锁左看看右瞅瞅。
那是一只新的鲁班锁,木料崭新,看起来是小丫头刚刚拿到手的玩物,甚至还没有捂热。
常台笙没有说话也没有阻止她玩,只是从袖袋里取出芥堂的契书,所言不过是——若稿本专印芥堂牌记,能给出多少润笔金等等。
这大约正是陈俨写在字条上希望她“放好”的东西。
她摆好东西本打算起身,却见常遇还坐在那儿,埋着头开始拆那只鲁班锁。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见木头块碰撞的声音。一块一块拆下,一共十二块,这般零碎木物件,最后竟然能拼出一个结实的木方块。
她本以为小丫头只是拆开玩玩,都已经打算俯身帮她收拾起来,带她离开了。
没料,小丫头拿过那些木块,目不转睛地将它们错落交叠地拼了起来,最后一块卡进去时,小丫头抬头看看常台笙,又低下头去,从四周往里压,居然——拼回了原来的样子。
好快。常台笙冷不丁地……愣了一下。
小丫头看看她,迅速将鲁班锁塞进包袱里,又紧了紧系带,站起来拍拍衣裳下摆,小身子晃了一下,俯身搂好包袱。声音干干脆脆,却还是没有多少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机:“走了吗?”
常台笙回过神:“哦,走了。”
常台笙带她从陈宅离开时,常遇已经困了,上了车便蜷缩在角落睡觉。常台笙偏过头去看她小小侧脸,下意识地抿了抿唇角,再转头看车外,晚雾已是越发醉人。
而陈宅内,那间亮堂屋子的前侧黑屋中,有个人忍了半天,终于掀开薄毯从榻上坐了起来。<